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美国独立后没有陷入动荡与分裂? | 循迹晓讲

熊掌 循迹晓讲 2021-07-05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熊掌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2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我想,大多数国人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分两步呗,第一步,在马厩隔壁的破屋子里搞了一个什么《独立宣言》,第二步,把英国佬打跑了,美国就诞生了。”

 

话虽如此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洲做了这两步而成功从宗主国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国家至少也有十几个,但是大部分殖民地国家成立不久就陷入了政局动荡,军阀割据,独裁统治此起彼伏的怪圈中


这片新孕育的森林里没有“长歪”的似乎就只有美国这一棵独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有一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欧洲人最初抵达这片土地之时。


 哥伦布登陆南美


通过西班牙宫廷留下的资料,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后三次远航美洲船队成员里有许多贵族侍从和王室官员,却几乎没有想去新大陆种田过日子的农民


哥伦布抱怨说:“这些人总是迫不及待的去寻找金子,想法发大财,很少有耐心种植作物。”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从旧大陆来到新大陆的人,不仅仅是西班牙人,也有葡萄牙人、法国人、荷兰人和英国人,大多抱着这样一种“捞一笔就走”的迅速致富心理。


基于这种心理建立起来的种植园制度和大政府官僚体制,和旧大陆政府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密不可分,在美洲本地社会实行强管制,很少给自由民和奴隶自己发展的机会。


 1620年12月22日,清教徒在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登陆


 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拓荒


北美殖民地则不同,由于看不到较好的经济前景,英国贵族和传统官僚对新英格兰等殖民地意兴阑珊,愿意去那里开辟新家园的除了清教徒之外大多是想在新世界定居的普通贫民


在这里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新教徒团体在北美定居的意义。


新教徒团体是一个各种身份的信教人士组成的移民团体,他们避免了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在殖民过程里出现的移民身份严重单一化,无法影响本地社会的弊病。


新教徒社区在北美立足后,就将欧洲社区的良好风俗、自由的传统和先进技术原封不动的复制了过来,建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欧洲式居民点。

 

◎ 五月花号移民在马萨诸塞的普茨茅斯建立的定居点


在这种社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北美殖民地,就像是一个瘦弱的少年慢慢成长为健壮的青年,但无论少年还是青年都跟宗主国之间保有一定的独立性。相反,以种植园出口为经济支柱、以考迪罗制度为基本社会制度的美洲其他殖民地,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经济远比北美发达,却像是一个永远和母体连接的婴儿,受到宗主国从人员到社会组织形式的各种影响


这样的社会一旦决定从宗主国独立出来,就难免出现各种不应症状。

 

北美殖民的公民武装传统在过去常常作为发动独立战争的武装实力基础。当时的伦敦报纸曾经惊呼:“殖民地有250万人口,随时可以动员30万手里有猎枪的年轻男子来和我们作战,我们怎么取胜?”

 

◎ 由左至右:1.列兵,弗吉尼亚国民军;2.“一分钟人”是成立于1774年的民兵快速反应部队,其特点是在接到战报一分钟内就能集合完毕,火速赶往任务地点。正是这些民兵在列克星敦打响了北美殖民地和母国之间的战争序幕的第一枪。3.弗吉尼亚的“正规军”,上衣胸前写着帕特里克·亨里克的箴言“不自由,毋宁死”。他成功挑动起了北美殖民地的反抗高潮。


而事实上,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麾下从未超过2.5万人,也就是说,北美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后备兵员并没有被动员起来。北美殖民地对大规模武装力量的建设会导致暴政充满警惕,同时期本身动员体系相对于旧大陆也显得非常落后。即使是那些征召起来的大陆军战士也不是一夜之间就从猎人和农民变成合格的士兵。


 民兵基本上都是衣衫褴褛、满脸胡须的农民和猎户,不仅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武器也杂七杂八。虽然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但是来无影、去无踪,“一分钟”即可投入战斗。


 现代军迷重演活动中的“一分钟人”


在独立战争初期,大陆军士兵虽然枪法精准、体格强壮,却抵挡不住战争经验丰富的英国黑森雇佣兵,屡屡在战场上落下风。直到1778年,在屯兵福吉谷时,才由一名来自普鲁士的军官冯·斯图本对大陆军进行了彻底整训。斯图本针对大陆军的弱点专门进行了提高燧发枪射击速度和拼刺的训练,这是18世纪欧洲军队最重视的技术,恰好也是大陆军士兵最忽视的技术。


经过整训,大陆军的战术水平大有提高,已经能做到和英国军队一较高下。

 

斯图本的例子说明,即使中间隔了一个大西洋,老欧洲仍然能够对北美独立战争施加一定影响。比斯图本这个孤身冒险家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荷兰的走私商人。

 十七世纪荷兰的世界贸易路线,当时两个贸易活跃区域:大西洋和东南亚


殖民地独立战争开打以后,荷兰商人就驾驶着船只在北美海岸附近游弋,在中立的岛屿和从英国兵舰眼皮子底下溜跑出来的美国船只大作走私买卖。


荷兰人用火药、燧石、五金用品和各种军用物资交换美国人带来的烟草,因此获利丰厚。由于荷兰在独立战争初期的中立地位,英国军舰对这些冒险搞走私的无耻之徒没有任何办法。说的庸俗一点,这些唯利是图的“走私贩”同样也是美国独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们在大陆军最困难的方面(由于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殖民地不允许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上给予了及时且有力的援助。

 

 路易十六


毋庸置疑,对殖民地独立帮助最大的是法国的参战。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当时的国际局势,就明白这个扭转了力量对比的重大举措并不是从半空中突然掉下来的馅饼。


最初在莱克星敦打响了第一枪之后,欧洲对此反应冷淡。包括法国、西班牙和普鲁士在内的欧洲主要大国都在殖民地和英国的争斗中做壁上观。殖民地方面则是积极主动寻求外援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博学家、政治家、开国元勋之一


在《独立宣言》签署的第二天,大陆会议特别任命的外交密使本杰明·富兰克林就登上船只秘密前往法国寻求援助。富兰克林接触了很多法国宫廷人物,活动不可谓没有成绩,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依旧拿不定主意和美国结盟。

 

 《被罗尚博伯爵指挥的法国军队以及德斯特奇斯上将率领的法国舰队占领的纽波特城、港口和海湾以及部分罗德岛州的地图》是一幅约 1780 年的笔墨水彩手绘地图。地图以右上方为北方。该地图展示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罗德岛州纽波特及其周边地区的防御工事平面图。地图标出了罗尚博 (Rochambeau) 将军在纽波特周围的主要军营,以及海军上将查尔斯·路易斯·德·特内 (Charles Louis de Ternay) 所带领的舰队在纽波特港口入口处的位置。地图还标出了法军舰队的射程,以及在布伦顿角、山羊岛和玫瑰岛上保护城市和港口的陆上炮台。地图的数字图例指示了在纽波特四周、整个纳拉甘西特湾南部地区的各个堡垒和炮台。法军在纽波特驻留了一年多(1780‒1781 年),随后在 1781 年 6 至 7 月,罗尚博穿过康涅狄格州向西行军,在纽约与乔治·华盛顿的美国军队汇合。这实际上拉开了约克镇战役(弗吉尼亚州)的序幕,这场战役最终结束了美国独立战争。这副地图由罗尚博伯爵让•巴普蒂斯•杜纳坦•德•维缪尔(Jean-Baptiste-Donatien de Vimeur, comte de Rochambeau,1725‒1807 年)所有,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担任法国远征军(1780‒1782 年)的总司令。


1777年,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和北美民兵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迫使英将柏高英投降。当一艘美国船只冒着被英国海军截获的风险将消息带到法国后,路易十六终于下定决心,拉上同属波旁家族的西班牙一同对英国作战。


 萨拉托加战役中,民兵跟在大陆军后面攻击一座黑森佣军把守的多面堡


法国的参战使得战局有了根本性变化,法国舰队通过一系列的骚扰作战牵制了英国在北美的舰队,使其无暇分兵执行重要的海上封锁和运输任务。拉菲耶特侯爵率领的法国陆军带来了大量重型火炮,成为约克城战役中美法联军获胜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直接的军事援助之外,法国更提供了13亿里弗(旧法国货币,1法郎合1里弗3德纳尔)的资金援助,帮助大陆会议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财政。

 

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有法国参战殖民地就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已经提到过,北美殖民地还远远没有动员起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英军在战争前期也曾数次将大陆军逼至绝境,但每到关键时刻,各殖民地总是能抛弃成见,给予大陆军及时有效的支援


在萨拉托加战役后,大陆军实际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对于英军来说尴尬的是无论他们打败大陆军多少次,大陆军总能从殖民地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和支援。而英国士兵需要的每一颗子弹、每一块饼干都需要跨过大西洋从本土运来。

 

这样的对峙对英国是非常不利的。殖民地的目标只是争取独立,而英国在对付殖民地的叛乱之外,还要眼瞧着欧洲的形势


欧洲大陆局势紧张,奥地利和普鲁士两者为了巴伐利亚王国继承权的问题互相对立,如果战争爆发,不可避免又会是一场七年战争式的全欧大混战。那个时候如果英国仍然没有从北美脱身,不能集中全部陆海军参加欧战,难免会被矢志报复的法国趁机狠狠咬上一口。

 

所以从英国的角度来说,北美战争结束的越早越好。而且正如我们熟知的那样,英国的公众和贵族阶级里有许多人都对北美殖民地的反叛表示不同程度的同情。


 约翰·威尔克斯,18世纪英国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


以歧视苏格兰人闻名的民粹主义政治家威尔克斯就公然发表过同情反叛者的言论,声称是因为信仰天主教的苏格兰人让英国政府变得堕落,最终激起了热爱自由的新教徒北美殖民者的反抗。威尔克斯在英国底层民众中有很高人气,他的发言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中下层英国民众的想法。

 

在英国的高层人物看来,为了维持北美殖民地而大打出手是一桩不合算的买卖


在七年战争期间为了保护漫长的北美海岸,英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彼岸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甚至不惜削弱不列颠本岛的防卫。但整个北美殖民地带给英国人的直接利益还赶不上一个小小的牙买加岛。


如果美国在独立之后依然能够和英国保持贸易往来,在卖给英国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同时购买英国的工业产品,那么让美国独立反而是对英国有利的事情。

 

北美社会的独立传统和雄厚实力、来自欧洲的援助、英国国内的反对声浪共同促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然而,独立战争胜利到美国真正建国还需要将近四年时间。

 

这四年里,北美十三殖民地主要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这个新的北美国家究竟应该是一堆自治的前殖民地组成的邦联呢?还是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政府,让各个前殖民地成为统一的美国下属的州?

 

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美国还不足以称其为美国,它只能说是一个经济上互有联系、政治上同气连枝的殖民地自治体组成的联盟。这样大而松散的政治组织在美洲历史上并不是个例,如西蒙·玻利瓦尔在19世纪初建立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因为各殖民地之间的利益冲突,很快就分裂成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三个国家。

 

 玻利瓦尔创立了大哥伦比亚国


然而,现实和长远的需要却并不允许北美各殖民地像大哥伦比亚一样分裂。


从18世纪末的现实来说,英美之间的仇恨尚未完全化解,大量亲英派居民移居加拿大,无形中使加拿大变成了亲英派“收复家乡”的一个基地。仅靠北方的殖民地单独防止亲英派的反攻是不够的,美国要想保住自己尚未稳固的独立地位,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统筹和安排北方防务

 

从长远来说,新诞生的国家必定将会逐渐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扩张,在北美大陆腹地建立新的商栈和居民点。执行这些任务需要调动人力和资源,如果不能协调各殖民地以统一行动,探索和拓殖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此图描绘了1607年詹姆斯敦的移民正同印第安人作战的场景


另外,向西进行的探索还不可避免的与印第安部落联盟和法国殖民地发生冲突。单个殖民地是没有实力和这两个强手进行对抗的。十三个殖民地携起手来,在一个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应对这些难题,才是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从1783年起一直作为殖民地临时政府的大陆议会推出了


◎ 制宪会议,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获得方生老师主讲的《美国诞生的故事》


基于这部宪法,美国有了以美国总统为核心的中央政府、议会两院和最高法庭,完成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机构建设。直到这个时候,美国才以一个国家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

 

《独立宣言》和对英国的战争这两件事对于美国国家的形成都有绝对重大的意义。


但国家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倘若没有来自海外的援助,北美独立的进程可能会变得更加漫长,如果没有英国国内理性派的呼吁,美国不会在战争结束后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果不是北美殖民地社会一以贯之的自治传统,独立后的美国可能像独立后的南美国家一样陷入长期动荡和混乱。而如果没有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十三殖民地即使成功独立,也很难如后来的美国一样顺利壮大扩张。

 

可以想象,如果缺失了以上任何一个因素,建立在北美十三殖民地基础上的新国家都将不会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美国。

 

 《独立宣言》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血腥”捕鲸业:如何塑造美日两国历史?| 循迹晓讲


正本清源:中西方的党争,本质上是一回事吗?| 循迹晓讲


文明的风陵渡口:西方世界会逐渐走向衰落吗?| 循迹晓讲


另一面:为什么英美国家极少出现「军人干政」的现象?| 循迹晓讲


美国国父们为何要设计「选举人团」制度?| 循迹晓讲


涨姿势:美国两党制是如何形成与演变的?|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